从省钱,到生活,再到告别

2023 年 04 月,我开始记账。2025 年 04 月,我停止了记账。
最后一笔记录:¥0

起点:为了省钱与掌控

起因很简单——控制消费,提升金钱意识。刚开始的确非常有效,帮我遏制了一些不好的消费习惯

过程:一步步走向最优解与卡粉世界

但慢慢地,为了「更优」的消费,我开始对比、开始寻找最优解。最开始只是商品之间的对比,后来,是付款方式、支付工具,最后,进入了银行优惠和开卡的世界

为了优惠而去开卡,为了便利而去开卡,但这玩意有点上头,可以说我一步一步走向了卡粉的世界

一开始是为了省钱,后来是为了方便,最后——是为了集卡

反噬:记账成为了负担

于是,记账本身,逐渐成了负担。账户越来越多,场景越来越复杂,记账的时间成本、心理成本,早已超过了实际收益

我常常为了可能只有几块钱的优惠,研究半天。刚开始当然开心,但多了之后,找到最优解不再让我兴奋,反而是一阵空虚取代了最初的喜悦

转变:从最优解到舒服就好

也许是我变了,消费的心态也变了 从「按需按惠」,到「差不多就行,自己舒服就行」

我也发现,自己早就突破了原先设定的限额,却没有因此失控。反而越来越明白,比起省钱,时间和心情更重要

反思:我到底为什么记账?

当我因为记账,而开始:

  • 因为账户多而不断翻找
  • 因为货币转换而频繁在记账软件创建新账号
  • 因为商品该不该买而计较半天
  • 因为和朋友出去游玩消费而破坏心情

我不得不开始反思——我记账,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其中的收益,真的值得吗?

决定:放下,归零,重新出发

于是我尝试着放下,尝试着不去管细节,只问自己:「我快乐吗?」 结果是——真的很快乐。而支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或许,是习惯让我潜移默化地比过价。或许,情绪的价值,本来就无法用优惠来衡量

所以,我想,是时候放手了

记账,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它不再是工具,而是成为了束缚

行为习惯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当它无法再靠热情消解,当它反而阻碍了生活,那就该学会告别

尾声:谢谢自己,继续生活

虽然放弃了自己坚持了两年的习惯,确实有些不舍 但这大概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吧。没有什么可以陪伴一辈子,但只要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是美好的,这,就足够了

可以说我少了一个象征性的「我很省」的工具 但,我更希望未来的自己,不再是靠数字和记录来获得安全感,而是靠真正的从容和自在

从可以掌控,到流入未知 希望自己能早点适应 希望能把省下来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更值得快乐的事情上

所以,

最后一笔,¥0

附上一段小短文 谢谢这两年认真记录的自己 未来,希望把省下来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更快乐的事情上

LastAccounting

就这样,Archive 了这段经历

记录是结束,而生活才刚刚开始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by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