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此文写给我自己看,说是 2024 总结,但也是记录近年的生活感悟与心路历程。文笔不是很好,想表达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不知道怎么整合在一起,就这样吧
从 2020 到 2024 的经历
从 2020 年开始,慢慢地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哪怕是经历了很多事情,也不会找到 2020 以前的那种可能是认真过每一天或者会觉得时间漫长的感觉。但是当我以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时,事实上每一年我都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也做过不少的事,尤其是今年我经历的也可谓是相当之多
可以说我经历的事情是逐年增多,但我的主观感受还是“时间过得很快,我并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这不免使我产生困惑
对于生活的理论解释
注意:提及理论纯个人想象,并没有经过验证分析,谨慎相信
事实上,在 2023 后半年的时候本来应该备考考研的我却眼睛很痛,每天睁眼的时间几乎不能超过 4 小时,因此那段时间我几乎是天天躺在床上在半睡半醒中产生了一种解释生活的理论,于是我开始沉迷于解释生活
状态行为理论
我甚至为这些理论进行了命名,最开始产生的是状态行为理论,我把可以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当成可以被量化的变量 (如情绪的喜怒哀乐、信息的掌握程度、经历的事情、当下周围的影响因子等),这些变量有不同的权重,掌握大部分变量可以较高准确率预测一个人的行为,之后对其进行推论到如果知道每一个人的变量值,那么每个人的人生其实是确定的
当然该理论不是直接演变成这样的,刚开始的三四天只是畅想,某一天突然意识貌似我想的东西和 Unity 的 State Behaviors 重合,以此命名。之后对一些事情进行分析后演变成大概这个样子
圈理论
同时为了帮助确定一定的影响因素,我想出了圈理论来表示一个人受到他人的影响。这本身也是我对于互联网的思考,源于当我从对单个东西的深度探索变成了对各种东西的广度探索时,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网络的人群可以根据对于什么的喜好或者关注而划分为一个有一个圈,每个圈里貌似有一种自圆其说的理论,同时可能会有相较于普通来说很震惊但圈内很平常,相较于普通来说很平常,但圈内很震惊的事情,并且存在对立的圈子,也就是其自圆其说出这里很好,其余很不好,尽管在另一边是相反的。当然并不可能所有的圈子都是孤立的,部分可以进行同类化到一个集合,一般可以直接以集合的行为代表其下方的行为
虽然不是一个东西,但可以类比信息茧房下,人们更多的见到自己想见到的东西,又因为世界上人很多,总可以找到类似的观点的人,然后在这个茧房里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圆其说的解释
当然这可能只是基础结论,要想解释这个复杂的世界不能每次都使用基础结论,应该使用一定的推论或者辅助结论
名句的解释
比如为什么会觉得名人名言很有道理。基于状态行为理论或者可能推广到对万物的解释,也就是世界的东西有一个根父类,其演变出很多子类,以此类推到子抽象类,可能他们经历了一定的事情实际上是某抽象类的实现,以此总结抽象出一句话,然后我们的某些经历可能是这个抽象类的另一种实现,就会觉得这个名言好有道理
稍微严谨来说,这基于因为人类历史的记载太多了,几乎任何选择都有人做过 (不一定是那件事,而是抽象成那件事),于是无论对于任何事情都可以给出正面支持和反面教训,因此我并不认为世界上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事情,只是在某些状态或场合下相对正确或错误
信任解释理论
再比如最近喜欢的信任解释理论。我觉得世界是基于信任运行的,比如在过马路的时候信任司机不会突然开车撞向我、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人不会掏出到来刺伤我等等,这可能是比较平常或者习惯的事情基于普遍的信任
当然,这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还考虑过很多其他理论解释,但不是太记得了
理论与实践的割裂
偶尔我也会想,如果能像孩子一样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会不会感到更多的自由?但转念一想,这个孩子或许早已被我埋葬在规则的泥土之下
虽然很多的生活问题都可以解释了,但是这还是没有帮助我走出这种经历,甚至慢慢开始产生了负面效果
随着解释的增多,我也不是突然意识到,应该是慢慢感受到我可能就是太沉浸于解释了,而忘了生活往往是结果,我却一直想着哪种选择产生哪种结果,虽然事前把所有可能性想好固然经历会更美好,但是正因为把所有的可能都分析了,实际在经历的时候就和玩游戏跳过 NPC 对话似的,只等别人说出自己提前想到的某可能的话,然后选择一种可能性回复,慢慢地对于生活就会厌倦
于是我开始去尝试娱乐,散步、购物、跑步、旅行、玩游戏等,明明拥有选择的自由,却总觉得自己被附加了某种无形的锁链。哪怕是娱乐,也像完成任务一般,更多是为了达成心理上的‘数值平衡’,而非真正的放松与快乐。我的生活仿佛变成了一场模拟游戏,面对压力时,我会按照既定规则寻找降低压力的方式,比如“安排娱乐”。我对自己的生活可能也进行了量化,觉得某件事情产生了多少压力,我需要做些什么降低压力,但这些娱乐活动却不是真正为我带来快乐的事,而是执行一种被普遍认为有效的“压力缓解”方案。这让我想起被安排娱乐的孩子,乍看他们在玩游戏或参加活动,却未必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我现在的状态似乎和他们没有区别,只不过安排的人和被安排的人都是我自己
我是自己生活的设计者,同时也是执行者,仿佛自己安排的剧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却失去了内在的情感联结
我开始慢慢觉得自己身上有附加的锁链,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在一个特定的规则下,只要是做了除开这件事以外的东西就是不好,或者不行。亦或者我在寻求一个认可,只要我这样做了就会被认可,那样做了一定不被认可
这是否也是陷入了一个圈理论的圈中呢,解释出这些的我其实也是另一种解释一部分,就好比我认为世界的理论是一个一个数轴上的点,然后我把这些穿起来解释出了数轴,但是我本身也被二维坐标系所解释着
我怀疑过自己应该是抑郁症了,甚至规划过如何自杀,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这首歌的一句歌词“死ぬことばかり考えてしまうのは (只考虑这自杀的事情的话) きっと生きる事に真面目すぎるから (一定是对于活着的事情太认真了吧)”,是啊,正如歌词所写,我是否是对于生活过于认真了呢
同时这首歌的其他地方也让我有所联想,比如 “今日はまるで昨日みたいだ (今天就好像昨天一样)",是啊,尽管每天都经历不一样的事情,但是在思想上我觉得这就是理论产生的结果,理论并没有改变,生活也没有改变
“見えない敵と戦ってる (一直和看不见的敌人在战斗)” ,我在和谁战斗呢,仿佛就是我创造出来的规则的负面,也是我内心的不确定感和对悲伤的固执
“明日を変えるなら今日を変えなきゃ (要想改变明天的话就要从今天开始改变) 分かってる (我知道啊) 分かってる (我明白啊) けれど (可是。。)”,可是我可以改变什么呢,基于理论的印象,就算向他人诉说,他人给出了见解,哪怕是说动了我,我也还是会一成不变得按照自己悲伤的观点度日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我之所以想一了百了是因为) 冷たい人と言われたから (被说是冷漠的人)”,但是我明明是按照应该会很有趣的人的样子做出的回应啊
“愛されたいと泣いているのは (因为想要被爱而哭泣) 人の温もりを知ってしまったから (因为我开始懂得人情世故)”,他们的关心都是基于对他人的尊重或者礼仪如此,并不是真的关心我,我也只是礼貌机械的回复,没有任何情感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我之所以想一了百了是因为) まだあなたに出会ってなかったから (还没有和你遇到) あなたのような人が生まれた (正因为你这样的人会出生) 世界を少し好きになったよ (我才会变得喜欢这个世界啊) あなたのような人が生きてる (正因为你这样的人存在着) 世界に少し期待するよ (我才对世界有些许期待哟)”,但是我把自己寻求帮助、他人的见解也运用理论去解释,那是一种必然产生的结果,仿佛我去调用一个接口,输入一定内容就会返回我什么内容,只要我这样做就会获得什么,太确定了
但生活往往是不确定的,我慢慢也会对不确定的事情进行恐惧,同样的,为了消除恐惧,我开始完善之前对于生活的理论,慢慢地增加子理论去解释,这也暂时缓解了我一定地恐惧,但是人是不可能绝对理性的,第一反应本能地还是会出于感性,我的理论也会有这一点存在,理性控制着我这只是暂时的,从结果来看,时间会把伤口抚平
从解释到行动的转变
时间像流水,不断流逝,而我却仿佛在岸边计算水量,却忘了去触摸水的温度
我为自己打造了一套看似理性的框架,却逐渐成为它的囚徒。即使有完全的自由选择权,也总是带着无形的束缚感,这个理论的最大问题在于,它过于强调逻辑与规则,忽略了情感和体验的部分。我仿佛是一个算法,为自己设定了行动规则,却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我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不过对于我来说是解释可以立马转变,但是思想或者行动却很难转变,在理论的思维固化下,我很难去转变从事物本源解释的角度看待问题
我首先意识到自己对理论的依赖开始有负面效果,虽然当我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也是可以被自己的理论所解释,因为我会用它解释一切,包括它自己。但同时人是可以转变的,因为受到的变量的影响,多个变量的累计,权重不断加大,开始促使我转变
首先应该是我接触的人变多了,固步自封,自我封闭虽然不会受到人际关系的伤害,但也使得自己接触面变得局限。其实也正感谢我的理论,它让我先拥有迈出去的第一步,因为可能在内向的心里和别人交流很麻烦,但理论的思维是不违法不违规,我可以有这种选择,我只是做了一个和别人交流的选择而已。从遇到的第一个性格很好的人开始,逐步认识更多的人,我慢慢地产生了性格的转变
因为接触面变广,可以对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完善了理论,这种完善的理论使得我可以产生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虽然有负面的比如更多的恐惧),但正如高风险高收益一样,事物伴随着一定的代价
这之后就是慢慢尝试变多后,我可以说是去验证了理论吧,从空想到验证的调整,使得我可以更清楚知道某项选择后果的个人感受程度,正因为这种对感受的重视,把我从量化拉回
当然这远远不够,因为感受也是可以量化的,上个月我练习听力的时候听到一个对话
A: 这两个哪个更好
B: 甲挺不错
A: 乙不会更好吗(并解释了理由)
B: 明明已经有了结论还来问我干什么
尽管只是比较日常的对话,但它多次在我脑中回想,确实,多数时候我可能知道大概怎么做,并且有一定的决定,但是我不去行动,只是反复确认可能性,力图找出所有分支,让我活在确定中,甚至不是找最优解。这段对话事实上是对于我一种确定的回复产生一种不确定的可能 (我知道这话很怪,只是我不会表达这种感受),亦或者唤起了选择的意义是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再或者说,可能只是我并没有什么目标,没有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确定的目标,只是根据一定的可能性创造出来的目标,创造出来的我并不喜欢的目标
我开始尝试增加自己感受的变量,我要把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权重拉高,理论是解释生活,帮助人类理解世界的,它不是支配者,我不应该被支配,我应给是使用它以达到我喜欢的目标,我喜爱的生活!
现状
我可以自由表达,我可以自由行动 (不违反法律规则的话),这篇文章的出现也表达了我在慢慢冲破枷锁,因为我之前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不去记录我的理论,所以事实上部分子理论也就忘了
我意识到活着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正如我之前对朋友说过的一句话“既然无法改变,只能去适应”,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美好的也有,不幸的也有,往往当我们陷入悲伤的时候,那是不幸的东西累计太多,或许冲昏了头脑,而忘记了自己所拥有的美好事物
正如 关于页面 写道,“无论何时都要盛装登场,每段经历都是全心投入”,对于世界来说,我只是一个个体,一个数字,但对于我来说,我就是整个世界!
“ 万物皆浮云,只要好心情 ”,激活自己的 Atopes ,做自己热爱的事吧,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吧。不用考虑太多,大胆表达自己吧
我现在就想到了 https://github.com/RimoChan 的头像,真正去热爱自己的生活,快乐也是活一天,痛苦也是活一天,没必要内耗啦
结尾
明年会怎么样呢,我觉得可以以我博客的介绍结尾
把这个不美好的世界,编程我所期望的样子吧!